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苏教七上 >> 正文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二         ★★★ 【字体: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152    更新时间:2010-12-12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C卷(满分100分)

C卷(满分100分)

一、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共18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6分)

2.解释加点字意思。(4分)

有钳(  )以大穰(  )为两段(     日子方皆尽(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 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 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5.填空(用原文填写)。(4分)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二、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文后问题。(共19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6.《梵天寺木塔》选自               ,作者                              代科学家、政治家。(3分)

7.解释加点的词。(5分)

其塔动(   ) 未瓦(        以金钗(          钉板上下弥束(          人皆其精练(        

8.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钱帅登        ) 密使妻见喻皓之妻(          )匠师如言(     易耳(         

9.解释句中文言虚词。(3分)

杭州梵天寺(         )贻金钗(       逐层布板讫(       

10.“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的意思是:                                                      。(2分)

11.“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2分)

答:                                                                                                      

三、阅读《狼》,回答文后问题。(共2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有剩骨 (        ) 并驱如          野有麦场(     )一狼其中 (        

1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14.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10分)

① 意将隧入以攻后也 (    ) 屠乃奔倚下 (   

刀劈狼首 (         ) 投骨 (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 可为师矣 (            

③复投          ) 两狼并驱如故(                     ,目似瞑…… (             ) 又数刀毙                 

15.《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1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l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其一犬坐于前

17.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2)

18.探究有关狼的材料,从正面归纳狼的品行和精神。(2分)

狼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到处都充斥着血腥和弱肉强食。狼群在捕食猎物时,总是选择一头弱小或年老的动物作为猎取的目标。开始他们会从不同方向包抄,而后慢慢接近,一旦时机成熟,便突然发起进攻;若猎物企图逃跑,它们便会穷追不舍,而且为了保存体力,一般都会分成几个梯队,轮流作战,直到捕获成功。

                                             

19.请你写出4个与狼有关的成语。(4分)

四、阅读《〈论语〉八则》,完成文后问题。(共30分)

2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默而之(      )⑵不下问(      )⑶不亦乎(   

⑷不亦君子     )⑸学而不       )⑹人不知而不    

⑺学而不思则       ) ⑻思而不学则       )(9)举一隅不以三隅  

21.“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5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⑶温故而知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        )⑸择其善者而从之(      

22.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视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论语》是记录                 的书。“论”是               的意思。(4分)

24.理解性默写。(共17分)

学习要出类拔萃,就要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常用“                  ”来表示。

②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③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                                          

④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⑤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⑥孔子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重要性的的句子是:“                                               。”

                 C卷参考答案

一、1.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 嘴;年成;都,全;十天。

3. CE 4.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5. 方、千万蔽地、悉为两段、岁以大穰。

二、6.《梦溪笔谈》,沈括,(北)宋。7.担心;铺排;赠给;因为;同“服”,佩服。8.塔;匠师;喻皓;指固塔这件事。9.在;拿;只。10.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11.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三、12. 同“止”;原来的样子;转头看,看见;打洞。13. 狼也算是够狡猾的了,但是顷刻间双双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14. ①指代狼;代积薪。②用;把。如;凭借。③代狼;助词,用在主谓间,不译;调节音节,无实义;代狼。15.参考: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6.( l )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 )其中一条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18.逆境生存、王者必胜。 19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烟四起,狼吞虎咽,等等

四、20.⑴记。⑵以……为羞耻。⑶同“悦”,愉快。⑷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⑸满足。⑹恼恨、怨恨。⑺迷惑而无所得。⑻精神疲倦而无所得。(9)类推21.⑴表并列⑵表转折⑶表承接⑷表转折⑸表承接22.略   23.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编撰、编辑24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发,则不复也。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八上诗词赏析
    七上古诗词理解默写
    八上语文六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上语文古诗文测试C
    八上古诗文测试B
    八上古诗文专项复习A
    七下诗词复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一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