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八年级(上)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题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258 更新时间:2011-12-07 ![]() |
|||||
八年级(上)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题 A卷(满分100分) 一.字音字形(共11分)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宋朝 ,他与其父 和其弟 并称“ 三苏”。 5.《己亥杂诗》的作者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三、词语练习(共20分)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②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_____ 3.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9分) 国:①国破山河在( ) ②不知亡国恨( ) 1.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4.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 , 。 (《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5. 《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6.《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 。 7.最近几周的周五,中国证监会通常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所以每周五市场都会情绪化地上涨,各种利好传闻沸沸扬扬,这真是“ , 。”(用《钱塘湖春行》诗句回答。) 8.《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9.《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 。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 11. 《春望》中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 。 12.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 1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 1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 。 15.水是生命之源。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了“水”,如“春江水暖鸭先知” 、“桃花流水鳜鱼肥”,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水”的诗句 ____ _____、 _______。(本学期的除外)例 甫《杜甫《春望》一诗中,“ , ”两句移情于物,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春望》一诗中,“ , ”两句 16.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 , 。” 17.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 , ”(《春望》)。 白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时伤世,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3甫《春望》一诗中物六、古诗赏析(共14分) (一)雁门太守行 李 贺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二)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7.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A卷参考答案(满分100分) 一.1—2略 二.1.世说新语 刘义庆2.苏轼苏洵 苏辙 3.晏婴 晏子使楚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龚自珍 柳宗元 2.①熙—嬉②曷—何③曾—层3.寻:①寻找 ②古代以八尺为寻 之:①这件事 ②晏子 ③到…去 使:①出使 ② 让 国:①长安 ②国家 。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六、(一)1. A 2.例1: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例2:诗人以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有力地渲染了临战前紧张的气氛和守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并透露诗人的爱憎之情。例3:这两句诗中。“摧”“开”两字相对,“黑云”与“金鳞”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以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有力地刻画出敌军压境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情境。(二)3.望 高大雄伟4.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5.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6.D 7.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八上诗词赏析 七上古诗词理解默写 八上语文六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上语文古诗文测试C 八上古诗文测试B 七下诗词复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一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二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