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乍向划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唐·李白《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 履富贵不淫,处贫贱而不戚。 明·庄元臣《督元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 《礼记·孔子闲居》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清·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词》 威严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 《战国策·赵策二》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周恩来 士穷节乃见,一一董丹青。 宋·文天祥《正气歌》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舍 岁寒松柏,至老弥坚。 孙中山《建国方略》 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古希腊谚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论语·宪问》 富贵易得,名节难保。 《三朝名臣言行录》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传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陶铸《理想、情操、情神生活》 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 唐·刘因《辋川图记》
22.节俭
(1)引言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2)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理论论据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八九 《晋纪十一》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