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演讲口才 >> 演讲技巧 >> 正文
  “瓦全”一定不如“玉碎”吗?         ★★★ 【字体:
“瓦全”一定不如“玉碎”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引用    点击数:2982    更新时间:2008-11-21    

 


本期辩论材料

  相传春秋时期,晋侯偏听权奸屠岸贾的谗言,诛戮秉忠直谏的相国赵盾满门,仅有其子赵朔驸马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晋侯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程婴,亦自缢而死。程婴将婴儿藏在药箱里,负责看守的韩厥同情赵家,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刎。程婴携婴儿投奔赵盾老友公孙杵臼。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要将国中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为救举国无辜婴孩,保存赵家一脉,与公孙杵臼共商苦计:用一个人的亲生儿子替代赵孤,另一个人舍生冒认藏孤之罪。在谁冒罪死去谁活下来抚孤上,二人都坚决选择了死,而把生留给对方。后来公孙杵臼决然说道:“死去并不难,而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抚养孤儿报仇却是天大的重任啊!就让我选择较容易的事,难的你来做吧!”程婴含泪答应,献出自己的儿子并出面告发公孙杵臼。屠岸贾果然信以为真,杀了公孙杵臼和假赵孤。程婴则由此得到信任,带着赵氏孤儿,寄居屠岸贾府中苦心抚育,16年后,使孤儿明白前情,灭了权奸。
  结合本故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请你就生与死的问题来谈一下自己的高见。

【主持人的话】

  一个好的辩手,不仅应该视野宽阔,能够得心应手地引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而且还应善于运用身边的事例和手头的材料。这也可以说是辩论的必备技巧。
  在这一点上,张燕君同学就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她恰到好处地引用了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段话。这段绝大多数人都十分熟悉的话使难以言说的道理顿时变得通俗明白,引人深思。
  本期的“最佳辩手”授予张燕君同学。张燕君同学将获得由开明出版社提供的《中学生不必读》一书,请注意查收。
  (典 子)

辩题:“瓦全”一定不如“玉碎”吗?

■安徽青阳县陵阳中学202班
  我认为应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当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先哲孟子斩钉截铁:舍“瓦”而取“玉”。
  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威逼与利诱,不为所动,为后世留下了感人的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眼看着大清帝国被西方走私入境的鸦片熏得斗志全无,凛然而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的一把大火灭掉了洋鬼子的威风,点燃了炎黄子孙抗敌强国的热情。数风流人物,再看:杨靖宇、董存瑞、刘胡兰、江姐等无数先烈,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江山代有才人出。正是这代代相传的“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的志士仁人的引领,才使历经五千年风雨的中华古国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倘若人人都为了一己之“瓦全”而苟且偷生,又何来今天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


■河南鄢陵县只乐乡只乐一中二(3)班 张燕君
  我认为“宁为瓦全,勿为玉碎”!
  “宁为瓦全,勿为玉碎”并非苟且偷生,而是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保住性命,为将来打算。唐代名将南霁云就义前曾说:“将以有为也。”就是他因自己不能暂且保住性命,再图救国之策而发出的感慨。
  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过:“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鲁迅为什么要“逃走”呢?乍看是苟且偷生,但看到他的“苟且”之后继续用他的如椽之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我们就不得不叹服鲁迅“韧”的战斗,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高超的革命策略。既然是无谓的“玉碎”,那么不如暂且“瓦全”,去做“碎玉”已不能再做的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个意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出掷地有声,做起来轰轰烈烈,殊不知引颈受戮容易,卧薪尝胆更难。场面的英雄好做,幕后的英雄难当。玉碎需要勇气,而瓦全需要的勇气更胜十倍。希望、复兴、崛起,这一切都比争一时之长更重要。
  所以,为了“将以有为也”,让我们宁做全瓦,不做碎玉!

■河南罗山县龙山初中三(7)班 刘中原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古今仁人志士为人处世的标准之一,纵然在21世纪,它同样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南宋文天祥便不愧为这样的典范:兵败被俘,面对威逼利诱,能置生死于度外,坚守气节,宁为美玉被打碎,也不为瓦片被保全,此为何等之气魄?
  试想,如果一个人为保存生命而丧失了品德,那么请问生命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当时文天祥屈服了,今天谁还会去赞扬他,有谁还去传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会有谁借他的事例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不错,生活短暂,固然有很多东西值得留恋,但是蒙田说过:“生的本质在于死。”是的,没有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没有意义的。死便要死得其所,死得轰轰烈烈,与其苟且地活着,不如为大义而牺牲。
  流星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人们依然记住了它在摩擦中追求辉煌的永恒美丽。对于人,唯有美德方能使生命延续。
  文天祥、秋瑾、叶挺、刘胡兰他们的生命虽过早地画上了句号,但他们还活着。正是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德,使他们的生命超越了肉体,永恒地活了下来。

■河南南乐县付坎乡一中西院初一(5)班 宋鹏举
  我认为“玉碎”不如“瓦全”。
  玉不管曾经怎样雕琢、怎样美丽,只要碎了就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好好的一片瓦,却可以为人们做出它的贡献,显出它所拥有的价值。
  中国有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说被别人一时打败了没关系,只要重新树立信心,生活还是美好的。“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假如越王勾践不能忍受吴王夫差对他的种种羞辱而自杀,也就没有越国打败吴国的结局。“玉碎”虽然可以暂时保住所谓的气节,但却一定失去了还手之躯;“瓦全”虽然蒙受了一时的耻辱,但是只要从失败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就可东山再起,打败敌人,不仅能洗刷掉以前的耻辱,而且还可以流芳百世。韩信年轻时蒙受胯下之辱,而后来成了大将军,成就了一番事业,不也说明了“玉碎”不如“瓦全”吗?
  “瓦全”不是留下一条性命苟且偷生,得过且过,而是为了保存实力,养精蓄锐,使自己东山再起。就像一只羽翼尚未丰满的小鸟一样,待长成后,就可振翅飞向蓝天。当“瓦全”发挥出它的作用时,价值将会远远超过“碎玉”的价值。


■河南林州市东姚镇一中初二(1)班 程凯良
  我认为“瓦全”不如“玉碎”。
  瓦虽全,但它一直都只在那一尺见方的小地方,庸庸碌碌地过着不起眼的生活,它一被人生产出来,就注定是只在那尺寸的地方度过自己的一生。
  玉虽碎,但它在“玉全”时一直是被人当宝物,紧紧地握在手里。它一旦形成,就注定是人们心目中的宝贝。即使玉现在碎了,也算不枉它“玉全”时的那半世,虽然只有半世。
  再者言,瓦虽全,但有人想改变它的本质色泽,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这就像汪精卫大逆不道投靠日本,心甘情愿地做了日本的走狗一样。
  玉虽碎,可是它还是洁白、无污点的。它宁碎,也不改变自己的色泽,即使你把它投入火中,让它烈火焚身,它也决不会因此而改变,这就像那海可枯,石可烂,为国家民族而死的决心绝无半点改变的张自忠。
  所以我认为瓦虽全,但它在品质、精神上远远不如玉碎。

■湖北建始县花坪乡花坪民族中学初二(3)班 吴昌民
  一个军人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要保护好生命,这才是完成任务前最重要的。“瓦全”和“玉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表示生,一个表示死。它们可以说有天壤之别。“玉碎”虽然精神可嘉,但如果都这样死去,未竟的事业谁去完成?很多时候,“瓦全”不只是为了保全生命,更是为了事业的成功。
  生命是有力量的,并且这股力量是无可匹敌的。之所以有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就是因为只要生命延续着,就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而程婴能为赵氏在屠岸贾府中“忍辱偷生”16年,是生命的力量,也是仁义的力量。这时,瓦全难于玉碎,也强于玉碎。
  生命能创造一切,包括“玉”也无法比拟的“黄金”。今日之“瓦”,明日可能成为“金子”,远比玉有价值。今日“玉碎”了,一辈子就葬送了,还谈得到什么远大理想,宏伟蓝图?
  所以,我认为,“瓦全”远远大于“玉碎”!
原作者:不详
来 源:树人网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大 专 辩 论  会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