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969 更新时间:2010-05-14 ![]() |
|||||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 ,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 案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