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中考古诗词赏析汇编(四) | |||||
作者:文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204 更新时间:2010-04-06 ![]()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出两句。)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 3、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的无法言语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自得的奇偶佳联,通去人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衰老,表达对 时光流逝 的慷慨(感叹)。 5、苏轼也曾在《浣溪沙》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从词的创作风格来讲,苏轼是 豪放 派代表,而晏殊是 婉约派代表。 7、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⑴“新”与“旧”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对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⑵“去”与“来”的对比。好处:“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抒发了惜春伤时之情。 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既是写景,也是词人心情的反映。于是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怅惘,抒发了不尽的幽思与愁苦;同时,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微妙情怀。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处有虚,蕴涵哲理,它所包含的哲理是什么? 答:时光流逝,人事无常。 10、从词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在追忆过去的生活? 答:从“去年天气”、“旧”、“几时回”等字眼看表明作者是在追忆过去的生活。 11、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情似乎又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1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谈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答:主要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借助夕阳西下、花落、归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倾诉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同时,也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表现作者对岁月和生命的珍惜。景与情自然结合,浑然一体。 二四、(42)《登飞来峰》 1.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2这首诗是写景诗,但通过景物的描写却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3“浮云”既是实写,也是比喻,诗中用来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不畏”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寓抽象事理于具体形象之中,这样写形象生动。) 5.这首诗后两句仅仅是自然现象吗? (不是,表面写自然现象,实则指社会现象,作者表现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碍) 6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等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7.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既是眼前实景,又借景来议论抒情。 (2)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广阔胸襟。 (3)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只要我在政治上能高瞻远瞩,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就不怕一切奸佞之徒的阻碍,我的远大政治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5)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二五、(43) 阅读宋代苏轼的古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1、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2、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 亲射虎,看孙郎。 ,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作者在本词中使用了“孙郎射虎”、“冯唐持节”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孙郎射虎: 以孙权自喻,显示自己过人的胆略与勇气。 冯唐持节: 希望朝廷召回自己,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 4、词中对出猎场面的描写,突出词人何种形象? 答:这首词写出猎,场面壮阔,气氛紧张而热烈,表达出词人狂放快意的情怀。 6、 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豪放派,你感到这首词就这一点看体现在哪里? 答:这首词写出猎场面,激动人心,全词感情豪壮高昂,音调激越铿锵。 二六、(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与(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诗人强烈(思念亲人),却有不能相间的(无奈和痛苦)。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豁达的胸襟);体现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怀子由”表达诗人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词中代表实景景物的词语有(明月、酒、青天、风、朱阁、绮户),虚景是(宫阙) 6.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7.赏析有误的一项(B)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诗,“子由”指其弟苏辙 。 B.全诗的基调是伤感的,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C.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D.全诗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字好在哪里? (表现舞姿不断的变化,使人联想到动作的美妙) 二七(45)《游山西村》 1.作者是(宋)代的(陆游) 2.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 3.这首诗写出了(农村淳朴民风)。 4.首联是作者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游览之地的恋恋不舍。 5.该诗那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产生 许多希望,蕴涵人生哲理,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二八、(46)阅读古诗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奏 ④点兵:检阅军队 ②沙场秋点兵 沙场:战场 ⑤马作的卢飞快:作:像 ③可怜白发生 可怜:可惜 ⑥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百里:牛 炙:烤肉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而醉,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梦回吹角连营”和“八百里分麾下炙”写一望无际的军营连着军营,处处炊烟烤牛肉,极言兵力的强大,军威大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义军的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从梦中回到现实,与前面九句形成强烈地对比,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 3、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4、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1分)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5、“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6、“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事”指恢复中原等大事(统一祖国大业)。 7、“可怜白发生”表现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和遗憾的思想感情。 8、上阕的“吹角连营”与下阕的“霹雳弦惊”描绘了规模宏大、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9、对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辛弃疾写这首“壮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的困顿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词人从乐曲的演奏中,听到的却是沙场校阅的军声,这是何等感人的爱国激情啊! C、词人只是在梦里重现抗金杀敌的场面,醒后便忘却了。 D、这首词通过了酒醒梦回后的追忆,极写对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的向往,景象雄阔,笔墨酣畅。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表达了作者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C)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D、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理由:A、B、D可以看作豪放派风格,与战争、军事、杀敌有关;而C项属于婉约派风格,是表达思念之情。 12、这首词写的是军营生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则写出了作战的目的和作战的理想。“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词人“了却君王”的“事”是指统一祖国的大业。 13、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破阵子”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