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题预测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30 更新时间:2014-06-22 ![]() |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题预测 辛弃疾 译文:醉中把灯挑亮,端详我心爱的宝剑,睡梦里仿佛听到军营里号角声不断响起。八百里营地部下官兵分食烧烤的牛肉,各种军乐奏出雄壮的战歌,深秋在战场大阅兵。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声像惊雷那样令人心惊。完成收复中原的宏图大业,才能赢得生前身后为国为民的不朽美名。可惜壮志未酬白发以生,空怀一腔报国情。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1.示例: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2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3、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5、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 。 5、了 6、辛弃疾说写《破阵子》是赋壮词,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6、(1)从内容(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4)从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 7、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 7、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8、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8、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9、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9、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1、“吹角连营”与“霹雳弦惊”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 11、军队驻扎的壮阔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12、“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与前面的豪壮格调形成巨大反差,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作者有心为国家出力,希望收复祖国山河,但却不被朝廷重用,心中非常痛苦(报国无门的失望之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13、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3、D A “醉里挑灯看剑你好!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乐杀敌的宝剑。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C “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D “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14、能点明是在夜间的词是“ ”,能点明作战季节的一词是“ ”字。 14、挑灯 秋 15、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两联是“ ”“ ”。 1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6、这首词塑造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16、忠勇(爱国)失意的将军(壮士) 17、本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结合作品内容、风格,说说豪放词的特点。 17、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18、这词表达了作者 (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 。 1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 19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这首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分别加以概括。 19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忠勇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 现实中: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20、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吹角、分炙、 、 、 等。 20、奏乐 点兵 杀敌 21、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 。21、可怜白发生 22、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 、 、等军营生活;下片“”描写了 场面。 22、听号角 分麾下炙 战斗 23.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3. C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24.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24. A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25.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5.梦幻(梦境、理想)现实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2023年河南中招语文试卷word 中考模拟:议论文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文言文精练《醉翁亭记》 “冠”字成语解释 2.26日作业 2.25日作业答案 2.25日作 2.24作业 2.21日作业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