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历史选择题知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677 更新时间:2013-05-29 ![]() |
||||||||||
选择题知识 中国部分 古代: 2.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近代部分: 中国历史标志事件 1.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 2. 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南京条约》的签订。 4.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洋务运动。 5.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君主专制结束的标志:辛亥革命。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8.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辟的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11.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12.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13. 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4. 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标志:西藏和平解放。 15. 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结束的标志:土地改革的完成。 16.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反侵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民族英雄(至少三个): 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的四大事变及影响
中国的民族精神 1.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锐意改革进取精神 2.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与雅克萨之战——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民族抗战精神 3.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之战殉国——抵御外侮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4.五四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精神 5.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依靠群众 6.长征精神——它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即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为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7.张学良与杨虎城——以民族利益为重、舍己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8.抗战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众志成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各阶层抗战) 9.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0.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1.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抗美援朝——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12.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 新中国的外交 1.外交政策(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 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②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20世纪70年代: ①1971年,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②1972 年,中日建交。 ③1972 年,尼克松访华。 ④1979 年,中美建交。 (3)20 世纪90年代至今: ①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 ②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APEC 会议。 ④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⑤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4.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5.启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纲领、方针、路线、任务、原则 1.两个纲领 (1)1921 年的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2)1922 年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2.四个方针 (1)1923 年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文革”时期,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4)新中国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 3.六个路线 (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国民党实行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2)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1953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6)中共十三大,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两个任务 (1)中共二大确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945 年4 月,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5.三个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世界部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2.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4.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苏联的建立 5.WTO成立于1995年 6.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7. 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整体、殖民主义扩张开始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 8.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 9.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1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 大突破。 1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26.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 诺曼底登陆。 16.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 18. 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 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20. 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巴黎公社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是“五四运动”)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 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 (1) 沙俄:1547-1917年,指的是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十月革命前) (2) 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后) (3) 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俄罗斯:1991——现今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第一次: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标志:二战爆发。[中国国际地位低下,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二次:二战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结束标志: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第三次:苏联解体后:暂时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一战与二战 一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二战: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协约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日本军部法西斯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二战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扩大:1942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转折点:1942-7到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2雅尔塔会议 1945-4攻占柏林战役 亚非拉的奋起 1.1952年:埃及独立 2.1960年:非洲独立年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9世纪中期领导过印度独立战争的人:章西女王 ★19世纪初,拉美出现的被称为南美解放者的英雄:玻利瓦尔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